摩擦力可以说是中学阶段最令人头疼的一个力。它的有没有的判断。它的方向的判断都是让人比较痛苦。今天我们就来用尽可能简单直接明了的方法给大家进行一个阐述。
一。摩擦力的定义
摩擦力就是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一般用f表示)。由这个定义。我们不能发现摩擦力。要想产生。首先要有弹力。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先弹力后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说白了就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如果没有弹力。那么绝对不会有摩擦力。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二。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关于这个方向。我们重点强调几点:一是摩擦力的方向只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有关。而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大家首先要注意。二是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中的相对是指的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而言。
三。摩擦力的分类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三种。
四。简单说一下滚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由于两物体在接触部分受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滚动的阻碍作用。叫做滚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它实质上是静摩擦力。接触面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愈大。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五。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②物体接触面粗糙;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特别强调: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压力;(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式(1)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分离;(3)减小压力;(4)减小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六。摩擦力的特征特性
摩擦力与相互摩擦的物体有关。因此物理学中对摩擦力所做出的描述不像对其它的力那么精确。但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太重要了。没有摩擦力。走路是无法实现的。没有摩擦力的话鞋带无法系紧。螺丝钉和钉子无法固定物体。
七。摩擦力的测量
使用弹簧测力计。用钩子钩上被测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相对的)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即是被测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粗略)弹簧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如果你有今日头条app。麻烦顺手点一下关注@中学物理知识传播者。每天都会倾情奉献一段小干货。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地址:http://www.aishuoche.com/2857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爱说车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如果你发现问题或者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发邮件给我们。